位置: 首页 - 招聘 - 博士后 - 正文

招聘

量子科技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与产业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整合“产学研用”创新资源,突破量子芯片材料、低温器件、量电融合等关键技术瓶颈,加速量子科技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依托北大深研院材料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与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博士后联合培养计划。现面向全球诚邀具备扎实科研功底、创新思维与产业视野的优秀博士人才加盟,携手推动量子科技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产业落地,助力国家量子科技战略布局。

一、招收方向

1.量子芯片关键材料与界面调控

研究超导、拓扑、半导体等量子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界面结构调控与缺陷工程,探索低温下的量子输运与相干特性。

2.量子芯片设计与制备工艺

围绕Transmon、Flux、Spin等多类型量子比特的设计原理、纳米加工、超低温测控与封装互连技术开展研究。

3.量子制造与检测装备研发

开发面向量子芯片制备与性能测试的专用装备与检测系统,包括薄膜沉积、刻蚀、低温物性测量与微波读出系统。

4.跨尺度计算与多物理场仿真

建立面向量子芯片材料与器件的跨尺度计算模拟,研究结构-性能-失效的内在耦合机制,支撑材料设计与器件优化。

二、申请条件

1.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岁;

2.具有材料、物理、化学、计算机、数学、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

3.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

4.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薪酬福利

1.综合薪资约40万-50万。

2.可争取的其他个人补贴。

(1)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自然基金资助的,给予科研配套资助。

(2)出站留(来)深工作,可获36万生活补助。

(3)在站期间申请并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专利给予成果奖励。

四、联系方式

请申请人将个人简历和简单陈述材料发送至zrlou@pku.edu.cn (楼老师)与jiangpan@pku.edu.cn(姜老师);邮件标题统一注明:【联培博士后】姓名+学校+本人专业

五、合作导师团队简介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团队在材料基因研究、新材料计算模拟、制备与检测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以陆军院士团队为代表,聚焦量子计算机研发与产业化,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双方围绕突破量子芯片的材料和低温器件计算预测、制备和检测等关键技术瓶颈,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