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锋教授课题组聚焦发展结构化学理论与材料表征方法,致力于运用结构化学开展电化学研究和新材料创制,通过材料基因组科学与工程新范式建设,开展产业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应用技术问题研究。因相关课题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需要,团队拟招聘多名工程师,欢迎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积极加盟!
一、 招聘岗位
1. 材料物性测试工程师 1名
职位描述
1.负责电池材料物性指标检测(粒度/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真密度/pH/水分/热稳定性/元素含量/磁性杂质/残碱检测等)
2.负责检测设备日常维护及校准,制定SOP操作规范
3.操作相关物性测试精密仪器,保障数据准确性
4.编制检测报告并跟踪异常问题,配合研发人员与客户进行失效分析
5.维护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职位要求
•材料/化学/仪器分析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锂电池材料检测经验,了解CNAS体系优先
•精通相关测试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熟知相关技术标准
•良好数据处理能力,工作细致严谨,具备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
2. 电池材料研发工程师 若干
职位描述
1.协助开发高性能锂钠电正极材料与电解质,优化工艺参数
2.设计材料表征方案,主导电化学性能测试
3.推进材料小试及可靠性验证
4.跟踪行业技术动态,协助申报专利及技术标准
职位要求
•材料/化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熟悉正极材料合成工艺,熟练使用相关研发设备
•掌握扣式/软包电池制作及电化学测试
•具备电池材料研发经验,有小/中试项目经验优先
•具备材料基因组学或高通量筛选经验者优先
二、岗位待遇
按学校相关标准,团队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五险一金以及其他相关福利待遇,同时协助申请学校人才住房。具体待遇面议。
四、申请方式
请申请人将个人简历和简单陈述材料发送至(linhai@pkusz.edu.cn与zrlou@pku.edu.cn),邮件标题统一注明:【工程师应聘】姓名+岗位+个人专业。
五、团队简介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创院院长潘锋教授于2013年开始创建学院,秉承“北大传统,深圳活力”的办学理念,以“为北大创建一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贡献深圳力量”为学院目标。潘锋教授创建基于图论的结构化学理论方法,并以结构基元及其连接关系与相互作用为要素挖掘材料基因,揭示了锂电池材料的构效关系;发展原位动态的先进结构表征技术,揭示了电极材料的结构演化规律;运用所发展的结构化学理论与表征方法开展新材料创制,破解了新能源材料的能量转换/存储效率和稳定性相互制约的难题,开发了系列新型高性能锂电池材料并实现产业化。潘锋教授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30余篇(Nature 2篇、Nat. Nanotech. 3篇、Nat. Energy 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6件;连续8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2021年中国电化学贡献奖、2018年美国电化学学会电池科技奖和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担任《结构化学》学术期刊执行主编和中国化学会会士。
课题组目前拥有国家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合基地、广东省新能源材料设计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及2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拥有基于国家东莞散裂中子源的高精度中子衍射谱仪大科学装置、新材料表征中心(包括TEM、FIB、SEM、XPS、XRD、AFM、Raman等大型设备)、大数据库与材料计算中心、电池材料/器件制备和电池表征实验室等基础支撑平台。
潘锋教授课题组主页:http://www.pkusam.cn/